正规买球app排行

图片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新网工程
 

广东省英德市“即送网”模式对发展贵港市供销社电商业务的启示

  发布日期:2018-05-10 10:16      来源:贵港市供销社     作者:贵港市供销社
    为加快推进我市供销电子商务工作,近日,市供销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黄品清带领考察学习小组到广东英德市供销社学习先进的电子商务营销和管理模式。
    一、英德新供销“即送网”模式
    英德市供销社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趋势,以“互联网+供销社”的创新思维和开放办社理念,根据“政府主导、供销社主办、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经营监管分离”的经营运作模式,2013年6月与英德市新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英德市新供销启源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打造聚焦县域的即送型、本地化网上超市—“即送网”,是全国首家即送型的网上超市。
    英德新供销“即送网”超市采取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联动,为广大群众的购物给予极为便捷的服务。其特点如下:一是配送快捷高效,在市区5公里半径范围内,消费者购物每单满20元起送,30分钟内免费送货上门,全年365天、全天20小时营业;二是自建物流配送体系,随着业务的不断壮大,及时配足电动车、摩托车、小货车等配送工具和人员;三是定制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开发出网页、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客户端,应用地理定位技术,实施配送人员“抢单”和实时就近配送,提高配送效率;四是推出“同城商汇”服务。“即送网”超市针对市区各类商家推出基于本地市场的餐饮等服务,由“即送网”完善快速的物流体系帮助商家配送商品。现已有200多家商家入驻“同城商汇”,实现异业联盟合作;五是对接供销社经营业务,推动传统商业加快互联网化,使城乡居民享受便利的生活。主要是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网上超市销售农产品。如古仕洞茶叶合作社通过“即送网”年销售英德红茶1000多万元,横石塘供销社田江村综合服务社通过“即送网”年销售本地农产品300多万元。
    经过4年多的发展,“即送网” 超市已发展会员10万多人,网页每月点击量100多万次,日均订单量2000-3000单,月均有1万多会员进行线上消费,已成为英德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网上超市体验店,是群众家门口的网上超市。
    二、贵港城区基本情况
   (一)城区环境状况。目前,贵港市总人口560多万,城镇人口250多万,中心市区人口50多万,中心城区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10000人。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市区很多实体店名存实亡。居民日常购买的地点主要是超市和农贸市场,但数量少,而且有些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经常造成道路拥堵,尤其是节假日。贵港市供销社引进“即送网”操作模式,采取线上网店和线下实体联动,为居民提供送货上门、60分钟送达的贴心服务,不仅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个性化商品和服务。
   (二)当前快递行业状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市电商与快递业发展迅速,相辅相成,创新共赢。目前我市快递服务制造业比较突出的是木制简易衣柜,平均每天出港量超过1.5万件,在简易木衣柜的带动下,木制婴儿床、化妆盒等电商也逐步发展起来。2017年,电商快件量715.8万件,电商快件占快递业务量61.99%,电商快件业务量同比增长100.15%。
    三、贵港市供销社引进“即送网”的基础条件
    2017年,贵港市供销社列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探索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机制”4个专项试点单位之一。在试点中,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的双线运行机制,加快推动系统流通网络升级,打造供销社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
   (一)融合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供销社三级电商体系
    以联合社机关为主导,供销社集团公司为支撑,自上而下建设市—县—乡(村)的三级电商经营服务体系。即市级由惠农公司牵头,负责全市系统电商总体架构运营,建设商城、网店、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发展冷链、仓储、物流、加工、信息等节点项目,构筑供销电商产业链,县级由供销社电商公司牵头,对接服务各农产品供应商和服务经销商,做好基地建设、质量认证、产地溯源、快递配送、站点改造、创业指导等,组织农产品上行、农资工业品及惠农服务下行,构筑县域电商平台,镇(村)级电商服务站侧重线下功能,为镇村居民提供咨询、代买、代卖、代缴、快递、金融等便利服务。目前,市级惠农公司下辖5家县级电商公司(运营服务中心),28家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积极发展线上宣传带动线下销售的经营模式,已对接全国总社电商平台供销E家,建成“荷城货郎”和“桂平供销电商”2个地方平台,创建港北供销淘宝店1家,市供销社电商运营中心公众号1个,累计发布农产品、招聘、促销等商推信息1万多条,推进茶叶、百香果、富硒米等25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推介、销售,2017年,电子商务销售额10434万元,比增55.20%。
   (二)新服务下乡带动农产品上行,推动供销电商发展
    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综合平台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依托新服务下乡,推动供销合作社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对接,增加粘度,从而聚集政策、主体、产品、技术、市场等因素,实现服务引流,带动农产品上行。
    一是升级打造供销流通新服务。以市辖港北、港南、覃塘三区乡镇供销社为突破口,对资产分类规划和盘活建设,累计建成综合超市、加油站、建材城、步行街、板材加工厂等项目73个,经营面积达17.28万平方米,包括零售、住宿餐饮、商品配送、教育文化、休闲娱乐业等行业,实现了三区乡镇供销社综合超市全履盖,并依托供销社综合超市开设“农超对接”点46个,有效解决本地农产品卖难,在群众中树立起新形象。
    二是打造“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扎实推进基层社改造,构建供销合作社、乡镇综合服务站、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整合资源打造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一站式”综合平台。全市先后打造县级综合服务中心5个、乡镇综合服务站2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40个,在提供传统日用品、农资等服务基础上,拓展了电子商务、农技培训、票务、招工、医药、餐饮娱乐等多样化便捷服务,逐步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三是拓展领域发展“最后一公里”服务。由惠农公司牵头对接服务行业企业,发展农村代理代办等服务,助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与太平洋、北部湾、平安等6大保险公司合作共建网点21个,服务覆盖三区辐射全市,2017年累计完成保费1142万元,服务群众60000多人次,逐步成为农村保险服务新生骨干力量。二是联合快递公司把乡镇供销社打造成物流快递中转站,累计发展镇村快递服务点10个,服务覆盖三区15个乡镇100多万人口,解决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累计收发快递16.63万件,业绩居全区系统前列。例如三里供销社主动对接当地贫困村发展农产品寄收业务,深入地头为贫困户打包收寄百香果以及其他农产品,为推动当地村级电商扶贫服务中心建设,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桥圩供销社与国通、优速、唯品会、德邦、鸡毛送等7家物流快递企业合作,建成当地首家物流超市,日均收发超百件。三是与建设银行合作发展裕农通等惠农金融网点14个,为农民办理存取款、汇款、转账、查询等业务提供便利,推动农村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和提升。
   (三)开展企业服务,培育农村经营主体
    发挥供销社综合服务平台优势,积极协调整合相关部门的基层为农服务资源,主动承担组织引导、理顺关系、协调问题、争取支持、经费扶持等责任,培育以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围绕地域特色,选准产业突破,培育发展主体,广泛吸纳农民、经济能人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社,通过股权连接、项目支持、资产合作、业务带动等,强化组织和经济联结,推进融合发展。一是完善“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组织体系发展。发挥建禄、德诚和、稻之源、志丰等一批加工型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安全化、经营品牌化,推动水稻、茶叶等本地优势产业向前延伸建设基地带动农户,向后延伸对接市场发展营销体系,拓展和增强产地初加工业务,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发展。目前,已发展各类基地10000多亩,带动农户1000多户。二是组建农合联和行业协会。依托基层供销社已累计组建农合联29家,为社员开展政策宣传、服务承接、综合协调、交流合作等服务,推动同型、同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的合作。三是发展产业联盟。由绿顺合作社牵头我市15名林下种养大户代表联合发起成立了我市林下生态种养联盟,形成抱团发展、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平台,以供销社领办合作社发起成立产业联盟,及时地为企业和农户提供行业信息、种养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平台,引导集群集聚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循环经济。四是以返乡创业青年为重点,扶持培育农产品经营主体。吸引了黄辉奇、杨奕开等返乡创业青年加入供销社及领办创办组织,并以示范创建为载体,扶持培育稻之源、万家丰、志丰、绿顺等5家品牌合作社。
    二是推动各项惠农政策有效对接,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积极做好对上、对口衔接,指导企业对项目进行快速和全面包装,按要求编制和完善各类申报材料,精心策划每个环节和细节,全力做好项目的推介、上报和争取工作。加大向上沟通、协调、争取力度,做好相关政策对接和资金项目争取工作。自2015年实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向中央、自治区、市政府争取综合改革项目资金累计1072万元。
    三是共享供销品牌,引导培育地方品牌。将网络建设与“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同步推进,在办公场所、社有企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网点、生产示范基地、配送中心、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出版物、商品包装、物流配送车辆上规范使用,基本实现供销社标识在社属网点的全覆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步打造以“供销合作社”为母品牌,各农民合作社为子品牌的“双品牌”联合发展,统一标识、统一包装,不断加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扶持力度,使成员社和社员在品牌共享上得到好处。
    四、发展设想
    综上所述,贵港市供销社已初步建成超市购物、网上商品实体体验、网络销售、配送队伍的新供销电商网络,建议由惠农公司牵头,参考“即送网”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以惠农公司牵头,整合全市系统综合超市和物流快递资源,依托荷城货郎市级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以发展供销社综合超市辖区即时配送为主要盈利支撑的电商模式。
    一是建立完善市级电商中心运营管理制度,积极引进宣传推广、品牌培育、创业培训、运营管理等企业商家和电商团队入驻,为创业创新提供服务支持。
    二是调整公众号、供销E家地方平台栏目框架,对接我市供销社系统日用消费品、农资农技、农产品等经营服务网络,并应用地理定位技术,为用户提供就近的供销社超市、合作社、保险、快递、农资、土地托管等服务点信息和下单服务,着力打造网上便民综合服务中心。
    三是引进“即送网”应用管理系统,并结合我市实际,定制开发实时“抢单”、就近调配、信息整合、市场分析等功能,有序组织本地特色农产品上线,加大市场对接,提升配送效率。
    四是优先整合我市供销社快递服务、综合超市配送等配送资源,并以加盟发展电商服务站、综合服务(站)社形式,加大基层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对接“供销E家”、“苏宁易购”、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拓展代销、代购、寄送等服务,配足电动车、摩托车、小货车等配送工具和人员,不断拓展物流配送体系。
 

分享至:
·上一篇:国务院常务会议: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下一篇:供销合作总社等七部委联合出台农产品电商标准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