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买球app排行

图片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和 落实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19-01-16 09:34      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8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和落实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实施意见》(桂政办发〔2017〕15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增加农民收入事关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事关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力逐渐减弱,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目前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我市北面三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农民增收任务更加艰巨,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完善和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促进全市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全力推进“三大建设”、持续营造“三大生态”,奋力实现“率先建成”和“打造龙头”双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贫困地区和脱贫群众为突破口,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加大力度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引导,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补齐政策短板;坚持产业助增收,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坚持创业就业助增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坚持改革创新助增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激活各类生产要素,增强发展增收内生动力,拓宽增收渠道;坚持精准扶贫助增收,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更加完备,农民就业创业政策做到以人为本,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充分释放,农村保障政策有力有效,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力争实现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0年的3倍的目标。 

  二、落实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挖掘农户经营性收入增长潜力 

  (四)落实完善财政投入政策。优先保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把农业农村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机作业支撑设施、示范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粮食、蔬菜、水果和肉类等重要农产品仓储和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农村用电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合理合规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经济回报项目探索引入市场化运作投资模式,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粮食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商务委、供电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五)用活农业补贴政策。调整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落实好农业“三项”改革政策和储备粮直补订单粮食收购政策,以“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脱贫攻坚、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等为平台,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逐步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财政补贴资金重点向各类适度规模经营的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村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落实粮食安全地方行政首长责任制,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落实完善糖业二次创业政策,构建政府、糖企、蔗农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划定建设糖料蔗生产保护区。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民收入补偿政策。抓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畜禽标准化养殖、肉羊、肉牛良种补贴等政策落实。完善耕地保护与补偿机制,抓好重点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耕地轮作轮休制度试点。(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局、粮食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六)优化富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调整优化特色种养产业结构,推进种养、农牧、农渔、农林融合循环发展助增收。扎实开展“产业富民”活动,支持发展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大米、优质玉米。转型升级发展优质水果、桑蚕、蔬菜、食用菌、茶叶、甘蔗、富硒农业、休闲农业、林下种养等富民产业。落实好“南菜北运”和“西菜东运”基地建设政策,扶持发展特早熟、特晚熟、特优质水果,推进桑蚕产业重点向丝绸服装、家纺等精深加工延伸,提升茶叶加工和品牌打造,做强道地特色中药材产业。支持发展猪、牛、羊、鸡、鸭、鱼、螺等生态养殖业。开展以县为单位推进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市场化运营。积极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第三方处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粪污处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大力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争取中央、自治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有序调整桉树种植区域结构。(牵头单位:市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林业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商务委、旅发委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七)构建品牌农业发展扶持政策。落实国家品牌农业各项扶持政策,重点围绕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新三品”,立足我市生态和资源优势,加大科研和种业扶持,大力培育优质新品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打造一批粮、果、茶、菜、菌、丝绸、畜、禽、渔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富硒品牌、富锗品牌和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加工品牌,扶持“老字号”品牌创建,提升其品牌价值效益,带动农民增收。市财政要把品牌农业纳入农林牧渔业优势产业专项资金扶持范围,集中财力,每年重点扶持打造1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大品牌。各县区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牵头单位:市农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财政局、林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八)落实完善农产品加工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政策。落实好中央和自治区关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目标提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把农产品加工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纳入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落实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政策,落实农产品初加工项目用地用电用水政策,对于符合辖区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要求的项目优先安排园区用地。落实完善休闲农业发展各项政策,各级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给予扶持。(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农业局、旅游发展委、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利局、供电局、税务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九)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完善和落实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村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各项优惠政策。突出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到我市发展规模种养、三产融合,带动农民增收。新型经营主体所用的生产、附属和配套设施用地,符合国家设施农业用地有关规定的,按农用地管理。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在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并按规定减免相关税费。对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较快、用地集约且需求大的县区,适度增加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的用地指标,优先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生产经营。允许新型经营主体依法依规盘活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新产业。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给予奖励。探索开展粮食、特色产业等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改革试点,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落实龙头企业成长计划。支持供销社及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购置土地托管的智能配肥机系统和飞防防治机械设备,争取列入全市农机补贴范围。重点依托基层供销社及其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开展系列化服务。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以及农民合作社监管服务,统筹引领县域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落实完善家庭农场认定办法。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创新试点,推行农业生产经营外包服务。落实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助农增收。(牵头单位:市农业局、供销社、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税务局、工商局、粮食局、农机局、扶贫办,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金融办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构建农村电商和多元化产销对接平台助增收。落实完善“互联网+现代农业”各项扶持政策,重点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集中区和“一村一品”区域,打造农村电商平台,构建高效便捷物流配送体系,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新推进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支持各类农业展会、促销会、对接会助农增收。(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供销社、邮政管理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一)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机制。人民银行要加大信贷政策指引,进一步加大支农再贷款和扶贫再贷款的支持力度,确保地方法人机构每年新增支、扶贫再贷款额度高于上年水平,降低三农领域的融资成本。鼓励国有和股份制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创新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支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持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县域搭建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探索开展“信用+信贷”联动模式,持续推动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的农村信用四级联创。落实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做强林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信贷等新型贷款业务。建立健全农业农村资产评估、交易、处置办法。(牵头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银监会柳州监管分局,扶贫办、农业局、林业局、农机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二)落实完善农业保险政策。落实保费补贴政策,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逐步实现产粮大县口粮作物保险全覆盖。充分利用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制度,扩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品种,加快发展渔业保险、设施农业保险、森林保险。积极争取开展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基本险+附加险”保险品种试点和主要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重要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研究扩大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开展收入保险、农机保险、天气指数保险。研究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推进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银监会柳州监管分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气象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三)创新财政撬动金融支农模式。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担保、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产业基金等手段,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重点支持发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粮食市场化收购贷款等。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完善市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损失补偿机制。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探索建立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支持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兼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金融办、人民银行柳州市中心支行、银监会柳州监管分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三、落实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快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十四)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职业农业教育培养体系,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县级培训基地、农林示范基地、农业田间学校等建设,培养一大批职业农民、专业人才和乡村工匠,带动农民增收。探索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落实现代青年农场主、林场主、带头人培养和轮训计划,探索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牵头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五)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落实和完善农民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建立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惩罚机制。构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和农村服务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落实贫困家庭“两后生”和农村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培训就业机制。在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时,要明确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的具体措施。(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国土资源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六)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落实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和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支持农民工创业园、返乡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基地和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吸纳返乡农民工入园(基地)创业就业。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建设一批“星创天地”,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提供科技服务。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政策性金融服务、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创业孵化基地设立等扶持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发展改革委、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科学技术局、金融办、银监会柳州监管分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鼓励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商资本投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商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同时,工商资本农村实施的项目使用新增建设用地的,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用于支持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用地。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现代种养业和农业多种经营。落实完善扶贫产业引导基金政策,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就业创业和产业扶贫的投入力度。落实完善政府购买公益服务等机制,支持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业。落实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备案、审查、监管和风险保障金等制度。(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农机局、扶贫办、水库移民局、旅游发展委、金融办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十八)创新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各类农业企业以合同、订单等模式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建立稳定合理的购销关系,创新农业企业与农户利益和风险共担新机制,通过土地、林地、鱼塘、资金等入股模式,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分配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坚持财政支农资金作为集体资金使用,建立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分享产业链利益机制,选择有条件的县区作为试点县区,按规定将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到农业农村,形成村级集体经济性质的经营性资产,通过股权量化,让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长期分享资产收益。(牵头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四、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农民财产性增收注入新动能 

  (十九)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全面推进和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引导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使用权有序流转。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认真做好集体林地林权证发放查缺补漏纠错工作。落实好试点,探索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机制。实施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定期更新制度,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和引导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二十)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要素。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工商资本合作,整合集体土地等资源性资产和闲置农房、农村校舍等,发展民宿经济等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农民依托自有和闲置农房院落发展农家乐。在符合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和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允许当地农民合作改建自住房。在控制农村建设用地总量、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符合村庄规划前提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允许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康养等产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采取资源开发利用、统一提供服务、物业管理、混合经营、异地置业等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建立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旅游发展委、规划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二十一)落实完善新型城镇化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落实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政策,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的人群落户城镇的问题。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推进产城融合,培育壮大特色小镇,支撑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城乡土地利用机制,全面推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加快推进工矿废弃土地复垦利用。(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公安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水利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五、落实扶贫脱贫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增收致富能力 

  (二十二)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实施“八个一批”和“十大行动”脱贫攻坚工程。落实县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和“一村一品”产业扶贫行动。建立健全贫困户参与和受益机制,落实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贫困户教育培训等政策措施。支持农村中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报酬收入。落实驻村帮扶、定点扶贫、社会帮扶、金融扶贫等机制。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牵头单位:市扶贫办、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商务委、旅游发展委,金融办、水库移民管理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二十三)完善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落实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多缴多补、长缴多得、缴费补贴等政策。鼓励农村探索互助式养老服务机制。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按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将符合扶贫条件的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进行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确保扶贫政策全覆盖,切实做到“应扶尽扶”。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提高农村低保标准,逐步缩小城乡低保标准差距,确保2020年前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适当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及受益水平。全面实施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加大社保脱贫力度,实现贫困人口中法定人员全覆盖。全面建立针对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加强城乡各项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畅通参保人员双向流动的制度转换通道。(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办、卫生计生委、民政局、财政局等;责任主体: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 

  六、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实现农民增收目标 

  (二十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明确分工,细化方案,落实责任,确保增收任务圆满完成。强化村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到基层挂职的领导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脱贫增收上,充分发挥“美丽柳州”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脱贫攻坚(正规买球app排行)工作队员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和责任分工,强化协同配合,抓好落实,每年底将落实情况按要求报送到市农业局,市农业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本意见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向市人民政府汇报。(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等负责) 

  (二十五)加大投入,确保实效。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落实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和财税优惠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扶贫产业、富民产业,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助农增收各项涉农资金的监管督查,确保助农增收资金安全。(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财政局、金融办、扶贫办,市直各有关部门等负责) 

  (二十六)抓点示范,全面推进。各县区和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农民增收各项任务,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生态养殖、集体经济、加工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等助农增收示范典型,并通过现场会、展示会等形式,宣传展示,树立典型,总结推广,辐射带动面上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部门等负责) 

  (二十七)强化考核,激励先进。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农民增收落实情况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实行年度绩效量化考评,并把考评结果作为考核考评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机制,对落实农民增收工作成绩突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大的县区,将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对工作滞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在我市排倒数第一的县区给予通报批评,县区数据的来源和确定方式以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核定的原则、范围和标准为依据。(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市绩效办、农业局、发展改革委等,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数据采集或提供单位:国家统计局柳州调查队) 

 

分享至:
·上一篇:柳政规〔2019〕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时段、区域的通告
·下一篇: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规范发展供销合作社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